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/ 我将轻声叹息把往事回顾 /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/ 而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/ 因此走出了这迥异的旅途。—— Robert Frost《未选择的路》
走在人生的分叉口上,难免会有迷茫。
如今大三的我,在面临「保研还是工作」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时,同样如此。
我已经不是第一次思考这个问题了。早在大二上学期,转专业带来的成绩优势、计算机技术经验优势让我得以自由地在这两个人生课题中做出选择。而我似乎又是一个偏保守的人,不断地将这个问题交给未来的自己。而现在,这个问题似乎已然被推向极点,快要被引爆了——我不得不做出选择了。来自同龄人的压力、未来的压力不断侵蚀我,使得我这几天经历了及其复杂的心理活动。
我开始无数次地预演自己的未来,试图找出一条“回报率”更高的道路。我花费了整整两天时间,翻遍了知乎、网络博客。可选项从保研、直接就业又扩展出了出国留学、保研后退学再出国留学。网络的声音没有一边倒在某个选项中,每个人都发表了自己独到的看法。
一束夕阳穿过教室窗帘的缝隙,投射在桌椅上,与昏暗空旷的室内形成了强烈的反差。越看越焦虑,我似乎快要撑不下去了,无数轻生的念头开始涌上心头。但每次又想到自己至今的作品和积累的经验,这么早就结束也太浪费了。
我又开始转而向父母、老师寻求帮助。
在与实习单位的老师谈话中,我开始认识到,虽然人们都秉持着所谓“中立”立场,即使面对着与自己的利益不构成冲突的问题,但在发表看法时,还是会习惯在其中加点盐,因为这样最不别扭——打出自己不认同的文字很别扭,不是吗?
于是,在经历了“失落的圣诞”之后,我又开始解构自己的内心。
我究竟喜欢什么?我究竟想干什么?…
遵循内心
一直以来,我很讨厌单纯以利益的角度出发去做选择,不管是在选择公司、高校还是生活问题上。可能是家庭等各方面的条件不差,使得我对待这种事情会更有“钝感”。也可能是身边的人以近乎极端、不可思议的功利方式去获得我所擅长的东西,价值观冲突与自我保护机制使得我对这种事情本能地排斥。裁员也罢,不是 985 也罢,3 年后的计算机市场不及今天也罢,选不到好导师也罢。这些事情对我来说,真的都不是什么大问题,我对所谓的 “大厂光环”、“名校背景” 也并不是很在乎。为了这些事情而疲于奔命,甘心“996”、选择不喜欢的专业,在我看来,是一种愚蠢的行为。
我讨厌与人竞争,我喜欢对待事情时一切从简,尽量让自己感到快乐。我不忍心看到自己因为利益而与他人争斗,也不愿意看到自己钦佩的人因为竞争与他人撕破脸,抑或是戴上「松弛感、无所谓」的面具而丢失自我。
“我想一直做自己想做的事”。这便是我不变的想法——在没有任何外部干扰的情况下。在过往的经历中,做“想做的事”确实能让自己感到快乐、充实。为此,就算不从事所谓的“高薪工作”,就算仅能维持基本的物质满足,也无妨。
可是,这真的是正确的想法吗?如果我一直贯彻这个理念,真的是正确的吗?这种排除了外界干扰的生活似乎过于奢侈,如何构筑起一个“安全网”来支撑起这样的生活?来自外界的压力、期望、评价,我又该如何面对?在遇到不同观念时,我还能坚持自己的内心吗?
我不知道。
过度地考虑未来,过度地认可“选择大于努力”只会徒增焦虑罢了。无限的精神内耗,只会让自己变得更加疲惫。我才刚满 21 岁,我还有很多的试错机会。我不必像别人一样在每个人生的节点上都斤斤计较,选择所谓的“最优解”。我只需要遵循内心,做好自己,做好当下的事情。而未来的事情,自然会有解决的办法。
如何做到“不在意他人的看法”
我开始复盘造成自己焦虑的原因。答案似乎显而易见了,我太在意其他人如何看我了。从小被文学作品所灌输的 “认可感” 使得我身上一直背负着一个使命——被他人认可。
诚然,他是我不断进步的动力来源,但也在冥冥之中滋生了 “与他人做比较” 的心理。我早就发现了这个心理,但我一直试图掩盖他、忽略它。如今,我得把它拿到台面上了。
在去年同样的时间,我认真拜读了阿德勒心理学,试图解决这个问题。
我了解到课题分离,学会区分出了自己和他人的人生课题。
纵使被说坏话、被讨厌,也没什么好在意的, 因为「对方如何看你」,那是对方的课题。 —— 《被讨厌的勇气》
在尝试贯彻课题分离后,我发现自己大部分的焦虑其实都消失了。不再受他人影响,不再在意他人的看法,我开始更加自由地做自己的事情。
写到这里,我已经把近段时间的情绪与想说的话都宣泄出来了。
来吧——
此刻你正身处荒原,
人迹罕至。
没有人知道你为何这样做,
但这里就是你的舞台。
等待你的,
是漫天繁星银河。